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

沈芯菱心得感想

相較於以往所聽過的類似服務性質的演說,沈芯菱在這個影片中所傳達給我們的更令我震撼以及印象深刻。在觀賞影片之前,我原以為又會是另一段枯燥乏味、老生常談的演說,但看到沈芯菱竟是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年輕人時,不免感到好奇。因此,回家後上網查閱了更多有關她的相關經歷。印象中,有能力參與或是推動大型志工服務活動的人,通常都是有一定的社會經驗或是人脈,但是她卻能在11歲時,因有感阿公和鄰里老農文旦年年賤價滯銷,便架設文旦產銷平台,至2013年為止,已幫家鄉數十戶柚農產銷100多萬斤。13歲時,小六的沈芯菱架設中小學的「安安免費教學網站」,匯編各科多媒體影音教材,直至2012年已助學超過五百萬學子。14歲時,國二的她,成立免費補習班,教導雲林縣偏鄉75位弱勢學子。15歲時,因柳丁產銷失衡,國三的沈芯菱向政府及媒體投書,並發起「全民吃柳丁」運動,促成政府創設九五機制,價格回穩三倍(從一台斤4元回穩到12元間),此機制進而協助崩盤滯銷的高麗菜、香蕉、柿子等農產,保障農民權益。


看到她這一段又一段數不完的過人經歷,不禁感到汗顏,平日裡,當自己做了些小行小善時,便覺滿足開心,也常告訴自己,"以後更有能力時,定要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。但是,沈芯菱的故事告訴我們,"助人並不一定要等到擁有龐大的資金或是資源,即使是只有有限的資源,只要有心,也能夠將其發揮至極致,幫助更多我們身邊所需要幫助的人。而我認為行動力及恆心,都是現在時下台灣年輕人普遍缺乏的兩個重要元素。也許是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都生活在經濟條件優渥的環境裡,偶有聽聞相關社會上需要幫助的相關新聞時,大部分的人都能夠給予同情及同理心,但能夠像沈芯菱這樣將之付諸行動,甚至持之以恆的人卻是極少數。因此,希望藉由沈芯菱的故事,能夠讓更多的年輕人都更願意投身社會服務。

1 則留言: